您现在的位置: > 诊疗科室 > 儿科 > 儿童保健 >

小儿哪些行为可显示心理健康

来源:未知 时间:2017-03-27 11:21

家有小儿,家长要关注小儿是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。幼儿期时,小儿对一些生活概念较朦胧,父母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引导和培养,对小儿的行为要给予合理评价。让其知道什么是对,什么不对,哪些可做,哪些不能做,鼓励小儿要讲真话。引导小儿认真识别和学习正确行为,逐步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,形成良好的习惯。

平时与同伴友好相处,乐于与人交往,平常可谦让。这多数是培养小儿大方不小气,愿意把个人的玩具、书籍借给其他小朋友,不仅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,也可培养幼儿之间团结互助的品质,使小儿在与同伴交往中不以自我为中心。

求知欲旺盛,爱提问,喜动脑筋,对家长布置的一些任务较快完成。假如小儿想出问题,提出问题,说明其思维和智力不断发生变化,父母应耐心地尽量给予满足。如果拒绝小儿的一次提问,等于失去一次教育孩子的良好机会。

有时候,小儿认生,这是发育过程中的社会化表现。小婴儿在母亲和家人的精心照料下,自然可能产生相关依恋,假如母亲或家人在身旁,会觉得安全。而生人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格局,小儿可能会出现焦虑。婴儿认生程度与先天素质有关。性格内向、胆子比较小的婴儿认生较严重,性格外向、乐于交往的小儿一般认生较轻。

父母对小儿的认生不要进行斥责,否则可能加重紧张与恐惧。平时常用“系统脱敏”这个心理来帮助小儿克服胆小、认生的行为。做法是先由妈妈抱着孩子,让他在远处观望生人;然后离近一点,让他与生人接触。再逐渐增加强度,鼓励他与生人相处,相信随着年龄的增加,独立能力的发展,社会适应能力便会增强。

精彩专题
乌沙医院微名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