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动变少怎么回事?
来源:未知
时间:2017-02-23 11:34
胎动,指的是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主动性运动,如呼吸、张嘴运动、翻滚运动等。如果是被动性的运动,像受到母亲咳嗽、呼吸等动作影响所产生的,就不称为胎动。
其实宝宝每天的胎动并不是很规律,但只要胎心检测正常,问题不大。只要胎动计数没有问题,也就是1小时胎动3-5次,或者12小时胎动大于10次就为正常,如果自己觉得有明显异常也可以去医院听下胎心,看看是否有问题。
一般来讲,初产妇在18-20周时,就能开始感觉到胎动,而经产妇(已生育过孩子的产妇)会更早一些。不管是孕中期还是孕晚期,正常的胎动都是12小时内不少于30次,平均每小时三四次。数胎动的具体方法是:早晨、中午、晚上各测一次,尽量保持左侧卧位,然后将测得的3次胎动数相加,再乘以4,便是12小时的胎动数。
事实上,胎动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到30-32周时,胎儿中等大小,羊水量较充足,胎儿活动范围较大,相对活跃。到了孕晚期,由于胎儿慢慢长大,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范围相对变小,此时的胎动幅度会减弱。这可能引起不少孕妇担忧。其实,胎动的强弱不是关键,只要胎动次数正常,一般不用过于担心。
如果出现胎动次数减少,一定引起重视。胎动的强弱和次数,个体差异很大。有的12小时多达100次以上,有的只有30~40次。但只要胎动有规律,有节奏,变化曲线不大,都说明胎儿发育是正常的。
建议准妈妈每天自测胎动,方法是:每天早、中、晚固定时间各数1小时,每小时大于3次,反映胎儿情况良好。也可将早、中、晚三次胎动次数的和乘4,即为12小时的胎动次数。如12小时胎动达30次以上,反映胎儿情况良好;少于20次,说明胎儿异常;如果胎动少于10次,则提示胎儿宫内缺氧,须及时就诊,必要时剖宫产终止妊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