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 > 诊疗科室 > 中医科 > 中医治疗 >
中医治疗 - 针灸时出现晕灸及处理参考

针灸时出现晕灸及处理参考

来源:未知 时间:2016-03-31 15:50

晕灸是不多见的针灸不良反应。多数属于轻症,也有症候较严重的,应引起注意,临床表现大致与晕针类似。

关于晕灸的机理,曾有人与休克混为一谈。晕灸与晕针一样,都是血管抑制性晕厥。它是由于强烈的刺灸等刺激,通过迷走神经反射,引起血管床扩张,外周血管阻力降低,回心血量减少,心脏的输出量减低,血压下降,引起暂时性的脑血流量减少,从而引发晕厥。晕灸在古代实践中比较多见,现代灸法意外常见的除了晕灸、感染外,还有过敏。下面来看一看晕灸的症状及相关处理参考措施。

晕灸的原因:(参考)

(1)刺激原因穴位刺激过强,可致晕灸。所谓过强,因各人情况不一,很难度量比较。在刺激的种类上,以艾灸多见。体位一般来说,正坐位或直立施灸时易发生晕灸。

(2)体质是主要的诱因之一。体质虚弱,精神过于紧张、饥饿、疲劳,特别是过敏体质,血管神经机能不稳定者往往易产生晕灸。

(3)环境因素。环境和气候因素可促使晕灸,如气压低之闷热季节,诊室中空气混浊,声浪喧杂等。

临床表现有以下方面:

先兆期:头部各种不适感,上腹部或全身不适,眼花,耳鸣,心悸,面色苍白,出冷汗,打呵欠等。有的患者无先兆期。

发作期:轻者头晕胸闷。恶心欲呕,肢体发软凉,摇晃不稳,或伴瞬间意识丧失。重者突然意识丧失,唇甲青紫,大汗淋漓,面色灰白,双眼上翻。少数可伴惊厥发作。

后期:及时处理恢复后,患者有显著疲乏,面色苍白,嗜睡及汗出。轻症则仅有轻度不适。

预防参考:

语言诱导:施灸前,先耐心给患者讲解针灸的具体方法,说明可能出现的针灸的感觉、程度和传导途径,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。

松弛训练:对好静、压抑、注意力易于集中、性格内向的患者,让其凝视某物体,待进入自我冥想状态后,始行灸刺。

转移注意力:对急躁、好动、注意力涣散、性格外向的患者,可令其做一些简单的快速心算,利用其视、听觉功能和思维活动等,转移注意力,促进局部组织放松。

走进乌沙

乌沙医院目前设有:急诊科、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、产科、不孕不育科、儿科、中医科、耳鼻咽喉科、眼科、手(足)外科、皮肤科、泌尿外科、健康职检、口腔科、肛肠科、碎石科、医学检验科、医学影像科、医生门诊等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。医院引进先进的CT、500maX光机、飞利普彩超、梯型脑电图机、美国全自动系列生化分析仪、多功能呼吸机、全自动心脏除颤仪、电脑定位体外碎石机、美国多普勒B超、美国伟伦电子胃镜等先进的医疗设备。[详情]

乌沙医院微名片